中國酒業(yè)新聞網(wǎng)

華夏酒報官方網(wǎng)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頁 > 深讀 > 葡萄酒 > 正文
被中國人推向神壇拉菲 雞犬升天后終遭重挫
來源:  2015-12-21 06:20 作者:

  在中國,只要酒標(biāo)上寫有“Lafite” (拉菲)字樣,這款酒必然成為餐廳里的熱銷酒品。對葡萄酒品鑒知識的匱乏和國人盲目追求品牌的心理以及羅斯柴爾德金融家族的成功運作,最終將這款在頂級酒中表現(xiàn)充其量只能算是平庸的葡萄酒推向了頂峰。

  文/張雅凝

  熟悉《貨幣戰(zhàn)爭》的人一定知道號稱歐洲“第六帝國”的金融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與張揚的美國資本主義不同,羅斯柴爾德家族行事低調(diào)而神秘,德國詩人海涅說過一句很經(jīng)典的話:“金錢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上帝,而羅斯柴爾德則是它的先知?!崩破咸丫普菍儆谶@個家族。那么,一個被稱之為帝國的金融家族會用怎樣的經(jīng)營手段,來運作他們的葡萄酒生意呢?

  近年來,隨著國內(nèi)消費市場的升級以及消費理念國際化進程的加快,葡萄酒投資為越來越多的投資收藏愛好者所青睞。中國成為進口葡萄酒投資商們競相入駐的一個新興市場,也是最缺乏專業(yè)的買賣途徑和專業(yè)鑒定機構(gòu)的地方,于是跟風(fēng)成了這個投資行業(yè)的唯一準(zhǔn)則。

  運營模式?jīng)Q定價格

  羅斯柴爾德家族熟知資本運作及賺取最大利益的方法。首先,酒莊完全壟斷了拉菲葡萄酒的獲得渠道,除了集團本身,沒有任何代理商、供貨商能拿到第一手拉菲葡萄酒。有釀酒師估算過,一瓶頂級葡萄酒從葡萄種植到人工采摘、釀造、裝瓶,成本不超過50歐元。僅以大拉菲為例,一年產(chǎn)量約2萬瓶,出廠價格根據(jù)年份不同,在500-900歐元之間浮動,取平均值的話,每年收入就能達到1400萬歐元。

  副牌酒一般都是用葡萄園中年輕的葡萄藤結(jié)出的味道無法達到釀造正牌酒要求的葡萄,因為丟掉它過于可惜,酒莊為了節(jié)省種植成本,便生出了副牌酒這一概念。按理說,這些副牌酒都會比二級葡萄酒便宜很多,但借著拉菲的的勢頭,羅斯柴爾德集團通過壟斷,將小拉菲(拉菲副牌 )也列入了預(yù)約購買的行列,價格在2011年達到頂峰,每瓶約330歐元。

  抓住新興市場,迎合消費者需求這一條,羅斯柴爾德家族可謂將其發(fā)揮到了極致。2008年份的拉菲“八”葡萄酒就是最好的例子,除了瓶身印有“八”字外,拉菲的“有限產(chǎn)量”亦刺激了中國市場的好奇心。拉菲每年都會縮減產(chǎn)量,據(jù)酒莊發(fā)言人表示,此舉是為了提升葡萄酒品質(zhì)。對這一說法,酒評家們見仁見智,但酒莊此舉無疑給市場造成了一種“稀缺資源”的感覺,所以即使品質(zhì)平平,但需求決定價格的道理,讓這一策略將拉菲的價格進一步推向了瘋狂。

  贏在中國的拉菲

  法國名莊對拉菲的崛起,紛紛報以不平的態(tài)度,不是嫉妒拉菲的成功,而是哀嘆自家殫精竭慮釀造出的葡萄酒到了中國,價格連拉菲的一半都難以達到。在中國,一瓶普通年份的拉菲價格均過萬元,更不用說好的年份酒了。

  自從葡萄酒有益健康這一觀念被大眾接受后,家宴、官宴上葡萄酒便頻頻亮相。但凡稍有經(jīng)濟基礎(chǔ)的人,一出手,非拉菲莫屬。“認(rèn)牌子”和“講面子”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拉菲瓶身上的大寫字母“L”與數(shù)字“8”外形十分相似,合了中國人講個吉利的說法。同時,與艱澀拗口的諸如“羅曼尼康帝”之類的英文譯音相比,“拉菲”無疑是響亮而拉風(fēng)的。100個喝紅酒的人大約有99個不懂酒,他們知道的為數(shù)不多的高端酒里,也就只剩下拉菲概念最為根深蒂固,于是拉菲的價格在中國一路上漲,翻倍速度比2007年的股市聽起來還要不靠譜。

  有人說是中國人將拉菲的價格炒上了天,近些年的拍賣會上,中國富豪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0瓶拉菲,有9瓶是被中國人買走喝掉的。其實歐洲資金才是真正的操盤手,至于炒作的方式,據(jù)知情人士透露,一批同樣的貨可以在一個圈子里買賣多次。例如,甲今天以1萬元/瓶的價格把貨賣給乙,但第二天,丙愿意出1. 8萬元/瓶價格購買。這時甲就會以1.5萬元/瓶的出價向乙回購,再賣給丙。反正最終的買酒人是消費者,被圈內(nèi)人抬高的酒價,對所有持有拉菲酒的人都有好處。

  而從新聞曝光可以看出,很多人也未必是掏自己的錢去買拉菲的,所以,無論是賣家還是買家,抬高酒價都對他們有利。由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中國人并不是拉菲泡沫最大的贏家,而恰恰是拉菲價格崩盤后的買單者。

  雞犬升天后終遭重挫

  羅斯柴爾德家族為抓住拉菲葡萄酒價格的興旺勢頭,便擴大產(chǎn)量,甚至不惜損害自身名譽,在法國、南非、南美等地收購了不少酒莊。一時間,中國市場上涌現(xiàn)出了眾多傍著拉菲名聲的各路“偽拉菲”,它們跟隨拉菲的火爆,雞犬升天,價格從100元到千元不等。這些“傍拉菲”到底與拉菲有什么關(guān)系?

  當(dāng)羅斯柴爾德集團意識到正牌、副牌拉菲的產(chǎn)量加在一起,都無法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十之一二時,便想出了一個類似于加盟貼牌的方式來擴大產(chǎn)量。于是,拉菲傳奇、拉菲兒等“乞丐拉菲”在中國市場上泛濫,許多不明所以的消費者看到了拉菲兩個字,便喪失了所有判斷力,僅僅為了這兩個字,甚至不惜花重金,為一堆來自世界各地莫名其妙產(chǎn)地的葡萄汁釀造出的葡萄酒買單。

  直到金融危機襲來,歐洲游資大幅撤離葡萄酒投資市場,眾消費者從拉菲的一路跌價中才幡然醒悟:原來自己是利益食物鏈的最后一環(huán),成了歐洲投資者利益博弈的犧牲品。從2010年11月開始,拉菲價格不斷下跌,從波爾多指數(shù)( Borde auxIndex)查詢拉菲價格走勢圖可以看出,1982年產(chǎn)拉菲從1983年出廠每瓶22英鎊起步,到2012年的價格走勢,有一段如同陡峭山峰般不斷增長,但到了2012年,卻一下子比2010年下跌了20%之多。

  毫無疑問,拉菲羅斯柴爾德乃葡萄酒界最強大的品牌之一,它釀造出的葡萄酒的品質(zhì)上乘,釀造技藝的傳承古老而嚴(yán)謹(jǐn),的確可堪“葡萄酒之后”的稱呼。但葡萄酒與股票、債券畢竟不同,其消費品的屬性不應(yīng)在游資瘋狂追漲中被淡忘。一瓶好的葡萄酒,買到手里終究是要被喝掉的,消費者可以欣賞它的味道,追憶其背后的故事,膜拜古老家族的釀造,唯獨應(yīng)該放下的正是金錢二字。拉菲的中國路告訴我們什么?對葡萄酒品鑒知識的匱乏和國人盲目追求品牌的心理以及羅斯柴爾德金融家族的成功運作,最終將這款在頂級酒中表現(xiàn)充其量只能算是平庸的葡萄酒推向了頂峰。

編輯:編輯:盧靜
相關(guān)新聞
  • 暫無數(shù)據(jù)。。。
總排行
月排行

—— 融媒體矩陣 ——